台灣信魚的優點

預防海洋過度補撈

安全監控飼養品質

在地養殖在地生產

安全產銷追蹤

野生烏魚補撈過度
台灣養殖供給有限
市售號稱台灣野生烏魚子有91.2%機率會吃到非台灣野生烏魚子
海鮮講究的是新鮮,烏魚子更是
進口烏魚卵(加工前)做船遠道而來,遠不如台灣當地養殖來的新鮮。
兩者之間做出來的口感差異甚大

台灣養殖烏魚產量

養殖面積(公頃)
產量(萬尾)
烏魚子產量(萬斤)
         烏魚子產量 : 每年真正產出減去約5%公烏魚,再減去加工製成成品約35%失水率計算
資料來源 : 107年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及部份推估

台灣每年烏魚子需求量

每年烏魚子需求
台灣養殖+台灣野生
需求缺口
單位 : 萬斤
資料來源 : 107年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及部份推估
消費缺口約86萬斤(51萬公斤)只能仰賴進口,滿足消費者需求,進口烏魚子的地方為大陸、巴西、美國、澳洲,以大陸居多
台灣真正第一批捕捉到野生烏魚大約在每年12月中旬至下旬,經過20天加工製做成烏魚子。等於消費者在國曆年底之前,能買到真正100%台灣野生烏魚子機率幾乎等於0
隔年到農曆過年之間能買到台灣100%野生烏魚子機率也才8.8%
國外進口烏魚子,經過船運至台灣,至少需要1個月以上的船運,新鮮度遠不如台灣在地的烏魚子,甚至耳聞有些業者為了讓進口烏魚子去腥及口感變好,加了自行調配的”秘方”,然而我們無從得知“秘方”是什麼成份
但消費者可以選擇原料來原清楚琅琅上口的烏魚子,因為保證台灣在地、製作過程的把關,產品的送檢(SGS認證),是我們給您最佳食安及品質最佳的保證也是我們的企業理念
新養殖池取得不易,養烏魚的利潤比不上其它養殖魚產品。台灣野生烏魚也日漸枯竭,唯一的方法就是進口。

您買烏魚子產地機率

%
進口
%
台灣養殖
%
台灣野生
台灣烏魚的養殖業者,因需符合政府養殖規範,使成本大增,敵不過大陸進口,導致養殖面積逐年減少。
進口來源地 : 大陸、巴西、美國、澳洲
資料來源 : 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及根據漁業署數據統計推論

來源烏魚卵成本

進口
台灣野生
台灣養殖
單位 : 元/台斤
資料來源 : 大盤、進口貿易商、台灣養殖戶

烏魚卵做成烏魚子新鮮度

台灣養殖 > 台灣野生 > 進口

捕撈至製作烏魚子的過程產生的新鮮度差異
台灣養殖 : 1天內

台灣野生 : 2-3天
進口 : 一個月以上

台灣烏魚養殖現況

海鮮講究的是新鮮
烏魚子更是
進口烏魚卵(加工前)做船遠道而來,遠不如台灣當地養殖來的新鮮。做出來的口感差異甚大。
養殖烏魚使用接近天然海水的鹹度,用優質天然飼料飼養,並養殖三年以上,烏魚可成長到60-80公分,這樣產出烏魚子較飽滿,品質較為優良,這樣的養殖方式普遍分布在新竹地區,比例只約占台灣烏魚養殖的5%
養殖烏魚使烏魚較快成長方式,使用較淡的鹹度水飼養,使烏魚可成長較快速,大約兩年即可收成。這樣的養殖條件普遍性分布在中、南部地區

養殖地理位置優勢

新竹地區養殖面積不大
為台灣最北的烏養殖地區
靠近海岸取取容易
天氣較適合烏魚成長

低密度飼殖增強健康

海水養殖

三年以上成長之烏魚​

三年以上成長之烏魚​

不使用禁藥,定期藥檢

使用100%新竹在地養殖烏魚

分享給好友